文献类型标识是标示各种参考文献类型的符号。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GB 7714-87《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》及《中国学术期刊(光盘版)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》的规定,论文著者应用以下文献类型标示码,将自己引用的各种参考文献的类型及载体类型标示出来。根据GB 3469-83《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》规定,常用文献类型以单字母标识,电子文献以双字母标识。
文献类型标识怎么看
一些文献分类的书写格式:
1、期刊:著者.题名[J].刊名.出版年,卷(期)∶起止页码
2、专著:著者.书名[M].版本(第一版不录).出版地∶出版者,出版年∶起止页码
3、论文集:著者.题名.编者.论文集名[C].出版地∶出版者,出版年∶起止页码
4.学位论文:著者.题名[D].保存地点.保存单位.年份
5、专利:题名[P].国别.专利文献种类.专利号.出版日期
6、技术标准:编号.标准名称[S]
7、报纸:著者.题名[N].报纸名.出版日期(版次)
8、科技报告:著者.题名[R].保存地点.年份
众所周知,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,对某一著作或者论文的借鉴和参考。相信不少作者还没有弄懂参考文献的目的。
1. 反映研究的科学依据:通过标明文章的观点、方法、材料等的来源和出处,反映其科学性。
2. 便于将论文成果与前人对比区分:将前人的研究成果展现出来,不仅是对其尊重,也避免了抄袭他人的嫌疑。
3. 便于读者查阅原始资料和进一步研究:规范列录的参考文献,可以展现该研究领域和方向的背景和最新进展,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。
4. 有助于情报研究和文摘计量学研究:体现杂志水平的IF 值,就是通过这个来统计的。
可知,参考文献不是乱用的,但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论文的逼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