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读不懂的论文中可以学到什么?

读不懂的原因是因为读的时候没有明确目标,再一个就是读得比较少,积累的不够。所以给你以下一些建议,供你参考(中外文文献同理,一般都是抓住摘要和结论这两个部分,做好记录):

一、读什么

以上的几个部分,我们在完成文献筛选与下载后的初次阅读中,不必面面俱到,一个是没有时间,再一个看完了也不一定都用得到。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是这几个部分:

1.title(标题)& subtitle(小标题)& abstract(摘要)& key words(关键词)

这一部分一般都是对文章的核心论点和研究结论的浓缩,通过几十秒的阅读,我们即可判断这些文章是否与我们的研究问题直接相关,使用pdf软件对可能拓宽或启发自己研究的部分进行标注,方便后续查看。

2.introduction(引言)

这一部分阅读与否取决于某篇文章在进行上一部分的阅读后,是否与自己的研究直接相关。如果关联度很高,那么你可以了解一下文章这部分所提及的研究背景和原因,帮助自己理解和发现课题的意义。

3.literature review(文献综述)

这一部分适合你在刚进入一个研究领域,需要拓宽研究视角时进行阅读。同时,它也能帮助我们获取更多有价值的、权威的文献,在我们需要引用一些学术大牛的观点时,你可以去它们的原文出处进行查找,帮助论证自己的观点。

4.discussion(讨论)和conclusion(结论)

这两个部分个人认为是一篇文章的核心,相对于results是对全文研究数据的总结概括,这两者中提到的研究成果会对我们的研究方向起到直接的启发作用,一般来说,沿着这个路径,我们能够拓展自己的研究。

5.references(参考文献)

这一部分虽然位于全文的末尾,但我们应当尤其重视,为什么呢?因为质量高的文献一般都会相互引用,它们之间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,通过以文找文的方法,我们可以找到更多有价值的文献。一般来说,知名学者、近5年的最新文章、经典图书和论文以及话题非常相关的文献可以记录下来,进行再检索。


二、怎么读

除了做基本的高亮标注,对论文的重点内容(如实验方法、结果、讨论等)进行记录以外,另外一个重点就是边读边思考,这篇论文的核心论点与自己研究的关系,它有哪些不足,在实验方法上我可以做哪些改进,或是我可以使用别的理论和视角来解决这个问题吗?

在这样的思考中确定自己文献的主题,进而拟出自己的框架,同时也方便了后期的综述写作。重要的灵感和想法必须及时记录下来,思维导图、excel表格、文献管理软件都可以。

同时对论文出现的图示必须反复阅读,理解其意思,很多自然科学的文章其精华就在于一张张图,俗话说,“一图胜千言”,读图可以帮助我们节约很多理解文章的时间。

初次涉猎外文文献,同学们难免都有畏难情绪,其实语言障碍不是最主要的问题,因为学术词汇一般就那些,而且对于专门的学术领域来说,只要多加阅读和积累,很快就能提升阅读速度。建议大家阅读时可以先标记,避免独断阅读思路,在上下文语境中先理解,然后再进行生词查找,最后记录到自己的生词库中,勤加复习。

热门文章

论文中的参考文献在查重的时候被标红了怎么办?
知网上检索不到的硕士论文,是否采用知网查重会被查重?
法学毕业论文怎样正确引用法条?
论文的研究思路模板有哪些方面?
如何写论文研究假设?
论文数据自己编可以吗?
完整的毕业论文由哪些部分组成?【干货】
论文写作的几种方法和注意要点
论文抄袭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严重后果?
论文查重结果的报告显示的重复率主要看哪些指标?